今天是个很有趣的日子。既是“521”,又是小满节气。临近“525”,往年这个时候一中(我的高中母校)也该上525的心理课了。正好在期末周间隙借着这个时间来怀怀旧。
事实上这篇文章本身是昨晚应当写出来的,但是昨天实在没时间也没有灵感,今天早上高数课抬起手机看到了手机日历提醒的“小满”才忽然心血来潮。现在晚上来随手写写想写的东西。
仔细一想,马上大一生活就要结束了。整个大一一年比我想象中的要平淡许多。也许是被众多的课程冲淡了生活,但刚进入大学的憧憬与期待也是被消磨殆尽。其中零星点缀着一些值得反复回忆的东西,但总体是平淡的。每天都过着近似两点一线的生活。
不过今天不是来回顾大一学年的,等大一尘埃落定之后再来回头看看这一年吧。
我是很喜欢一中的心理课的,心理组的老师也绝大部分都非常和善。写到这里还是为心理老师鸣不平,尽管她们都是希望能够让我们正确看待心理问题,但绝大部分同学是不以为意的。事实上绝大部分同学的心理也足够健康。不过总是有一些心理或多或少有问题的同学,但很遗憾的是这些同学一般也不会常在班上上课。本就稀少的心理课自然也是常常缺席吧。
仔细想想,大概有三个老师给我上过“525”的课程,一位很有资历的老师和两位年轻的、很亲切的年轻老师。尽管每年都类似,但“自爱”这样一个话题,往往是在情绪低落的时候反复将人拉回悬崖边缘的东西。
至少——尽管不现实——在当下,心理问题已经远远严重于生理疾病,也不应当放任心理畸形去追求生活中的成功,不理智也不合适。
我的高三其实比想象中的压抑枯燥要灿烂得多。
进入高三之后前后左右的座位就固定了,每周只是在教室进行绝对位置轮换而已。我的同桌和我也是老相识,两人打打闹闹互相讥讽嘲笑,亦或者为了一个答案争得面红耳赤,吵得不可开交,都是常态。不过事实上在那样的高压环境下,这样的一般很具攻击性的毒舌,也是同桌乐趣的来源。
事实上这也是高三绝大部分时期的释放压力的方式。也为我俩创造了许多谈资。
再一个不得不提的就是高三的元旦晚会。
那是一个梦幻的晚上。尽管因为众多原因没能够按照先前的预期完成我规划的两个节目,但我确实在最后一年放声唱出了自己喜欢的歌,也和最好的一批朋友疯狂了一把。陪练了Wota艺,唱了孤独摇滚,唱了时光代理人,唱了九九八十一。最后还蹦了半个小时迪(嗯)。
每年元旦固定的窗台6人合照今年元旦没拍。遗憾。
最后聊聊小满。
其实说和小满结缘,不如说和北大元培暑校结缘。两年前的元培暑校可能是我这辈子都不会忘记的一段时光。
很有幸能在元培暑校和楚姗姐,和珑哥,和来自五湖四海的同龄人相遇。
在那几天,我们几个人卷到了定向越野的第一,我们互相了解,互相许下一个再见的约定。
遗憾的是,我失约了。
体验过棒球,体验过北大美味的食堂,体验过卷王上课互相卷笔记和提问,体验过元培的地下空间,也走进了不同省份的大家的五彩的生活。
在最后的总结的时候,导员楚姗姐在她的文字中写道:
我不祝他们知足常乐,我祝他们一生万全。
尽管我可能对这句话的印象有点模糊了,但楚姗姐的祝福我一直记在心里。
何须多虑盈亏事,终归小满胜万全。——曾国藩
最后就以此作结吧,愿我们在生活中能一直收获小的满足。
晚安。